8月4日至6日,在吉林长春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公司机械厂车工王尚典代表辽宁省,在全国25个省76名顶级车工高手中脱颖而出,以81.8分的总成绩排名第一,获得车工工种竞赛项目金牌。为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中国石油、锦西石化争得了荣誉。 4[:@$AT%e[
闻听捷报,带队的辽宁省总工会副主席张克彦激动地对王尚典说了三声“了不起”,“你取得的成绩,终于圆了省总工会获得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冠军的夙愿。你的水平代表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应有的实力,你的成绩,长了整个辽宁员工队伍的志气,为辽宁整体的职工职业技能水平打了一个翻身仗。” nu{g-o,fg%
这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在此类大赛上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也是中石油系统第一次获此殊荣。 GPm?|z0L+K
圆梦——全国夺冠
LorV`zN
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规格很高,本届赛事,是目前国家一类技能比赛当中规模最大的比赛,吸引了全国4000万职工参与,人数之多创历届之最。它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举办的。大赛设车工、铣工、钳工、焊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员7个工种。车工竞赛内容为五件套组合机构。 ;GFk^MfP
6月22日至24日,在辽宁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上,王尚典就以辽宁省车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下一轮选拔。辽宁省总工会高度重视这次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拔工作,又将包括王尚典在内的5名选手招集到沈阳进行封闭式集训,进行了五进三的淘汰赛,王尚典经受住层层考验,成功拿到全国大赛的入场券。 <a?6_H7Y>
参加这次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车工选手共有76名,其中不乏机加工专业领域的顶级高手。比赛三天,激烈紧张的程度超乎想像,丝毫之差就可能与冠军失之千里。王尚典以稳定的发挥、精湛的技艺、完美的成品、广博的理论知识赢得了所有评委的赞誉。 5WNZaR!@
冠军来之不易!王尚典,这个来自辽西小城,志存高远、勤奋聪慧的年轻人终于圆了自己的全国夺冠梦,在获奖的一刻,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 Fr4Lb@\
求知——坚持不懈 Pg@"%8mKU
为了这一刻的成功,王尚典整整奋斗了十多年。
}ep:4b3A
从2000年10月,王尚典从公司技工学校毕业入厂正式成为机械厂金工车间的一名车工那一刻起,他就把做“全国最优秀的车工”当成自己的目标。从此,他就没有放弃过对车工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的学习,他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甚至包括与车工相关的工种知识,他也孜孜以求。这次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试题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许多相关工种知识点,根本没有具体的资料和复习方向。平时的日积月累,是王尚典决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KRzs#Q
“干就要干好,干不好就学、就练!”这是王尚典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十多年来,他把《机械基础》、《车工技师》、《高级车工试题库》等专业书烂熟于胸,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提高。他的师傅、全国劳模张瑞卓在工作和学习中一直给予他极大的指导、帮助和鼓励。 ,EYZ~tmDP
刚刚上班的第一年,王尚典就在师傅的指导和鼓励下,初出茅庐,取得了公司车工技能竞赛状元的头衔。师傅张瑞卓更是欣慰,鼓励他学习要持之以恒,并为他找来车工相关书籍让他钻研,每天又找来复杂的工件图纸,让他编写加工工艺。第二天再做检查,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启发王尚典思考还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方法。在这种模式培养下,王尚典操作时养成了用脑的好习惯,一个工件拿到手中,他会自然而然地考虑有没有更简便更好的加工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蛮干。 {\K J=
张瑞卓评价王尚典说他天生有一股“轴”劲,对车床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学到更精的手艺,他经常是干完自己的活儿后,又站在别人车床旁边认真观察他们怎样操作车床,怎样安排工艺,不知不觉,从CA6140的小车床到高达5米的大型立式车床,机械厂所有的6种车床他全能操作自如。王尚典学技术的执著劲儿令机械厂人人服气。 'rr>D
)Js
奉献——回报企业 242m8 5G
王尚典不仅有着高超的技艺,更有着强烈的为企业奉献的责任感。他深知,他的技术,是在企业和车间为他提供的各种机会中锻炼提高的,他的成才,离不开领导、师傅和同志们的帮助。工作中,他从来没说过“不”字,每每有“急难险重”的活儿,他总是抢着干。无论酷暑寒冬,不管是白昼黑夜,只要是一个电话,王尚典从来没有含糊过。由于他技术好、干工作从来不讲条件,宁肯自己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手里的活干完,公司许多质量要求很高的活儿都点名让王尚典来干。 ~[r@Gt94Y
有人为王尚典算了一笔账,他工作12年,完成了15年的生产任务。 ,'f< |